一、基本案情
王某是一名国企下岗工人,因岁数大,又无技术特长找工作困难,2010年5月在察右前旗某食品有限公司找到一份和面工的工作。但是仅做了2个多月,因面铲掉入机器中,王某为防止面铲损坏机器,在取面铲时不幸被机械将左手绞伤,造成Ⅷ级伤残。后因工伤认定,伤残等级鉴定,直到二0一三年六月十三日察右前旗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书裁决由察右前旗某食品有限公司赔偿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107463元。
二、执行
申请人王某因伤致残三年来一直没找上工作,生活无着,靠给女儿在路边照看烤焙子摊为生。执行人员看到申请人因伤残变形的手,听到述说生活艰辛,决定特事特办近快执行。在调查了解被执行人察右前旗某食品有限公司情况后,让执行人员很是失望。被执行人公司因市场不景气停产二年多了,公司内已人去楼空,只有看门人也好几个月没开工资了。经走访,查到董事长电话,联系后董事长远在天津,因心脏病搭桥住院不能来,委托在当地一名公司经理处理此事。该经理来到执行局后,认为劳动裁决不合理,王某系违规操作所致且赔偿数额大,想通过申诉撤销劳动裁决书。执行人员对其辩法析理,你们申请撤销劳动裁决书,再进入诉讼程序,一搞就需要好长时间,双方都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若成功又能少多少,对方又是这样的生存状况,你们于心何忍,于是被执行人放弃了这一程序的启动。
因被执行人公司停产,恢复生产遥遥无期,股东也没有再投资的积极性,公司没钱又没有可供执行财产,仅有生产流水线,土地、厂房不宜执行,执行陷入困境。执行人员积极主动同董事长、经理沟通,并通过他们做其他股东的工作,最后股东们同意再出5万元和两辆汽车抵偿赔偿款。经了解王某需交社保6万元才能办理退休,执行人员又给被执行人股东做工作,两辆汽车不走评估拍卖程序,省下的费用就算给申请人的补偿,你们再给一点帮助一下这个困难家庭,被执行人的股东们被执行人员的真诚、真情感动,最终答应出6万元,再加上一辆中型客车和一辆微型客车抵偿了全部债务,案件全部及时执结。
三、执行分析
本案虽然执结了,但有许多执行方法值得反思,一是使本来矛盾的双方实现了相互理解,被执行人认为王某来了没两天就违反操作规程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要求启动撤销程序,若该程序启动成功,则会又进行民事诉讼,双方会为此陷入长期的诉讼中,为此会牵扯大量人力、耗费大量时间,但结果又会使公司能减少多少赔偿。执行人员主动释明法理,使被执行人理解,放弃了这一主张,避免了无为的诉讼,为王某及时执行创造了条件,不然会使王某生活更加困难。二是执行人员没有简单强制执行而是采取疏导沟通的办法,最后促成股东们出资6万元,加上公司一辆中型客车,一辆微型客车抵偿了全部债务,双方都找人对车辆进行估价基本上值5万多元,没有能进行评估、拍卖,节约出了费用,加上公司股东认同多出一万元,可以为王某交足社保金,使王某马上就可办下社保领取养老金,另外两辆车可以出租或自己出卖,减少程序节约时间。若采取强制执行公司总体出售不符规定,申请破产程序复杂,会使本案一直拖下来。这样处理在双方互谅、互让的前提下,王某权益早日得到保护,近日办理退休,生活就可恢复正常,公司也没有因执行造成更大损失,为以后恢复生产提供了条件。
这是一起采取疏导方法执行的典型案例,可为以后同类案件执行提供指导,不同的执行案件采取不同的执行方法会有不同的执行结果。